烦渴者,膀胱水畜,不化津液,故用四苓利之;浮数者,外表未除,故凭一桂以和之,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。 木既不实,其气乃平,平则金免木凌,而不复虚,水为金子,此子能令母实也。
其夫亦悟,乃为制方,以二陈加香附、山栀、抚芎、玄胡、当归、红花之类,药进而痛止,连与四帖,皆效,但药止则痛发如故,调治一月,不能除根。 以白虎但能解热而不解表,若稍带外感,有无汗、恶寒、身痛、头疼之表证,慎不可用也。
一 经中凡错简遗误,文义不属,应改补删移者,审辨精覈,皆详于本条经文之下,其有全节文义不相符合,绝难意解者,虽勉加注释,终属牵强,然其中不无可采之句,故另汇二帙,一曰正误,一日存疑,附之卷末,以备参考,金匮要略仿此。因汗吐下后,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