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不特脉浮紧之中风可用,即浮缓而不微弱之伤寒亦可用也。若病里之里,当用猪苓汤但利其水,不可用五苓散兼发其汗矣。
要知是风寒之表,则用麻桂而治。不可以本症之无汗为伤寒,他条之自汗出为中风也。
所以然者,肝之相火,本少阳之生气,而少阳实出于坎宫之真阴。本太阳病,医反下之,因而腹满时痛者,属太阴也,桂枝加芍药汤主之。
太阳经多中风症,阳从阳也;少阴经多伤寒症,阴从阴也。先夏至日为病温,后夏至日为病暑,申明冬不藏精,夏亦病温之故。
因不明仲景六经,故有传人皆知太阳经络行于背,而不知背为太阳之所主;竞言太阳主营卫,而不究营卫之所自;只知太阳主表,而不知太阳实根于里;知膀胱为太阳之里,而不知心肺是为太阳之里。观麻黄桂枝合半、桂枝二麻黄一二方,皆当汗之症。
自变者观之,其症或自汗鼻鸣,或无汗而喘,或不汗出而烦躁,或下利呕逆,或渴欲饮水,或往来寒热,或口苦咽干,或短气腹满、鼻干嗜卧,或目赤耳聋、胸满而烦,或四肢烦疼,种种不同;其脉或浮缓,或浮紧,或弦而浮大,或阳微阴涩,或阳微阴浮,亦种种不同。同是吐利,手足不逆冷、反发热者不死,烦躁四逆者死。